痛起來要人命的足底筋膜炎,中醫緩解有一套

足底筋膜炎是十分常見的足部疾病,病人時常表示,剛睡醒下床或久坐後踩地時,足跟底部明顯的疼痛感最明顯!開始活動之後或許逐漸減輕,但若持續活動,則疼痛感復發。根據統計,台灣足底筋膜炎的盛行率,約有十分之一。到底為什麼會有足底筋膜炎呢?

一直受到刺激的足底筋膜

首先,我們先了解到足底筋膜是指位於腳底與腳跟的扇形結締組織,由腳跟延伸到五個腳趾,不僅能支撐身體重力,也能保護足底的血管、神經等。當足底筋膜過度使用如長時間站立、彈跳、跑步或走健康步道,讓足底筋膜反覆地受力而發炎;穿到尺寸不合、鞋底太硬的鞋子,讓足底長時間緊繃、難以放鬆;又或是因為年紀增長,導致足部韌帶與肌腱的退化,足底脂肪墊也隨之減少,支撐身體全仰賴足底筋膜,因此又再度持續刺激辛苦多勞的足底筋膜。若這樣的問題常久未獲得解決,就會導疼痛、致使足底的組織增厚,足底筋膜炎就找上門啦!根據統計,有60%的足底筋膜炎疼痛點,是位於內側足弓靠跟骨位置;另外則有30%發生在前側足底。

足底筋膜炎其實是成年人腳跟疼痛常見的原因之一,常發生在40歲以上、較常出現於需長時間站立、走路、足部衝擊大之職業,例如:跑者、籃球棒球員、教師、服務業、醫護人員等,天生扁平足或肥胖也有高發生率。

腎陰虛損、筋骨失養

中醫認為,足底筋膜炎可從經脈角度來切入。腎經為人體十二經脈之一,腎經經過了足底筋膜,當我們的腎經氣血不足,或脈絡瘀阻時,就會導致足部的筋骨欠缺滋養,進而產生足跟疼痛的足底筋膜炎症狀。在中醫的角度看來,「足痛、跟痛」多由經絡氣血供應不足、瘀滯所導致,也可能是腎陰虛損造成的退化。體質上若有精氣不足,也會讓氣血循環功能下降,導致筋骨失養;或足部勞損導致瘀血內阻經脈而成。

治療上,以中藥、針灸並用的方式來加以治療,也有「針刀」、「整脊」或「遠絡療法」等選擇。因為足底筋膜炎的成因也有不同,腳底痛有多種原因造成,未必所有腳底痛即是足底筋膜炎造成(足部疼痛也有可能是退化性關節炎、足底蹠肌炎、神經纖維瘤、肌肉層脂肪瘤……等),因此需要根據診斷疾患形成原因後,選擇合適的治療方式,來達到有效改善。

因為病灶在腎經,所以在中藥方面,便以能滋補腎經氣血的六味地黃丸為主方,也可以加入香附、鬱金、地黃、山茱萸、芍藥、雞血藤、甘草等…等藥物,以達通經活絡,消腫散瘀之功效。除了腎經,與其互相為表裏的膀胱經也是可以取用的重點,所以針灸會取腎經的湧泉穴、太溪穴及膀胱經的崑崙穴、承山穴做為治療足底筋膜炎的主要穴位,及遠端穴位來針刺,通經活絡,搭配遠紅外線光照射,達到灸法之效果。也會針對小腿和足底肌肉的疼痛點來進行治療。

按壓穴道 自我養護

知道成因與原理後,平時的自我養護可選擇按摩穴道,像是按壓足少陰腎經的湧泉穴,搭配同屬腎經的照海、太溪、復溜等穴,就相當有效果。其他常見穴道如下:

足少陰腎經:湧泉穴、太溪穴、照海穴、復溜穴

足太陽膀胱經:崑崙穴、承山穴

足少陽膽經:陽陵泉穴、懸鍾穴、飛揚穴

足太陰脾經:商丘穴

手少陽三焦經:外關穴

一般日常保養原則

除了中藥、針灸、按壓穴道外,建議患者平時可以溫水泡腳,水位起碼小腿一半高,增加足部的氣血循環;也可以前弓後箭的姿勢伸展足底筋膜,將患腳擺放在後箭位置,適當伸展筋膜。平時則多做伸展、放鬆小腿的運動。足底筋膜的部分則切記不要太過按摩,以免發炎更嚴重。

平時生活方面,謹記需適度休息。平時走路避免赤腳,並選擇足弓支撐較好、鞋底鞋跟較柔軟的鞋子。減少久站、久走的機會,並儘量避免踩硬。